第十九章 唐邠王李守礼

李守礼,本名李光仁,唐高宗李治之孙,章怀太子李贤次子,唐朝宗室、亲王。

出生于王府,李贤犯下谋逆罪,李光仁与父母同被废为平民,流放到偏僻的巴州,李贤在流放地被迫自尽。

武则天诏令恢复李贤雍王爵位,家人得以返还长安,李光仁更名李守礼,封为嗣雍王,授太子冼马官职,但仍与皇嗣李旦家人幽禁宫中。

李旦降封相王,家人得以外出居住,李守礼也重获自由,改授司议郎中。

唐中宗复辟,授予李守礼光禄卿,唐殇帝遵照中宗遗嘱,视李守礼如同皇子,进封邠王。

唐睿宗复辟,改授李守礼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幽州刺史、单于大都护。

李守礼薨逝,终年七十岁,唐玄宗恩制加赠太尉,以亲王身份陪葬乾陵。

李光仁,出生于王府,父亲是唐高宗李治的怀”

,与太子妃房氏合葬,并加授李守礼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幽州刺史、单于大都护。

唐玄宗加封李守礼为司空,开元初年,李守礼历任虢、陇、襄、晋、滑等六州刺史,与其他外封的亲王一同回到长安。

李守礼薨逝,终年七十岁,唐玄宗恩制加赠太尉,陪葬乾陵。

《旧唐书》载有一段李守礼“预知晴雨”

的故事:平日里,有时天气阴沉许久,李守礼却告诉大家:“快要放晴了。”

不久果然天空放晴。

有时一连十天艳阳高照,李守礼却对大家说:“快要下雨了。”

果然很快连绵大雨。

岐王李范等人将这件事禀报玄宗说:“邠王哥哥有观天之术。”

玄宗问起原因,李守礼答道:“臣没有什么观天术。

当年武后执掌政权,臣因父亲章怀太子有罪,被幽禁宫中十几年,每年都被杖责几回,伤痕累累。

现在只要快下雨时,背脊就会感到沉闷。

快放晴时,则感到轻健。

臣是因为这样才能预知晴雨,并不是因为有观天术。”

说完痛哭流涕,玄宗也为此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