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伯夷叔齐大儒来朝

在赵公明震惊的注视下。

子允子致两位新晋大儒,已经在城中子民的欢呼拥护中,来到孤竹城郡衙前。

那里,立有一面一人高的巨大镜子。

正是千里镜。

如今千里镜已经分布到各地郡城之中,再往后还会向县城,乡邑继续分布安置。

一到千里镜之前。

所有人都立刻完全下来,并且恭敬地微微弯腰致意。

千里镜,那早大王恩赐万民仙家法宝。

凡有王令圣旨下达,或成汤子民有冤屈者,皆可通过千里镜直达王听。

这千里镜,在成汤子民心中,代表了他们的大王。

大王当面,岂能无礼。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子允,子致来到千里镜前,行了一礼,高声道:“大王,臣等今日晋升大儒。”

“臣等当按王旨律令,前往朝歌觐见大王。”

大王有令,各地有成大儒者,。

奏章之上,正是关于帝畿各处,开始陆续出现大儒之事。

成汤最早的大儒,自然就是朝歌三贤。

他的王叔比干,箕子,以及王兄微子启三人。

另外还有商容,梅伯等文臣。

这些人本来就是成汤最有名望的文人大贤。

在接触儒道,精读四书五经之后,最早成为大儒,也是理所当然。

而朝歌之外各地出现大儒,则要晚一些。

比如伯夷、叔齐,就要晚上月余。

但这个速度,依然极快了。

这些全都在帝辛最初的预料之中。

他早就料到,最初的一批大儒,会很快出现。

一来。

鸿运图书馆中抽出的功法,全都是非凡之物,是连圣人也要为之震惊的功法。

浩然正气承载于儒道经典中,与儒道经典相辅相成。

因此如此快有大儒出现,帝辛并不意外。

二来。

当前出现的大儒,要么是曾经方国王族,要么是各地贵族长老,拥有名望和德行之人。

这些人起步高,自然也就能更快成为大儒。

这些大儒只是刚刚达到大儒的境界,往后继续精进,还需要时间慢慢积累。

而在这第一批大儒出世之后。

再往后,就要几年,甚至更久时间才会再从子民中出现大儒了。

但,帝辛对目前这个成果,很是满意。

教化万民,不可能一蹴而成,只要在稳定推进,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