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一生悬命

蒋见生人生的不顺利始于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爱情。

蒋总编成长的温州自古七山二水一分田,地里养不活人。

所以,当地人从懂事起就挑起担子走南闯北行商。

他的父亲也不例外,十六岁起就干了货郎这个行当。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蒋见生父亲在行商路上遇到小鬼子扫荡,陷入乱军中,货物也全丢个精光,没办法向东家交代。

索性心一横,加入了陈老总和粟司令的队伍,从此一路从江南打到山东,然后从山东打到徐州。

最后以南下干部的身份,转业到浙江,也娶了个老家的媳妇,生下蒋见生。

蒋总编小时候在老家念中学,温州乃是人文鼎盛之地,他大约是沾染了钟灵毓秀之气,从小就聪明过人,写得一首好文章,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杭州的一所大学,念的是机械。

蒋见生的父母是革命干部,见多识广,能量惊人。

所以,当他踏入大学校园的,黄金三万字。

只不过,蒋见生还没有总结出来。

但十多年的编辑生涯,已经让他总结出什么一部小说该怎么写才能吸引读者。

通俗小说,真的太需要技术了,不是随便一个作者就能轻易上手的。

下面的编辑这段时间也送来十几本稿子,可惜都是所谓的伤痕文学,除了控诉还是控诉,看得蒋见生都有点抑郁了。

拜托,我这可是休闲类通俗小说杂志,大家来看的是武打,是精彩的故事,谁肯接受你的说教?距离创刊号发行还有两个月,手上合用的稿件一篇也无。

为了这个该死的刊物,蒋见生动用了父辈革命年代血与火凝结的关系,动用了家里所有财产,到如今,岳母和妻儿还住单位宿舍,一日三餐吃忆苦饭,偏偏杂志社这边连稿子都约不到。

蒋见生赌上了一切,最后竟然是这么个结果,他无法承受。

如果创业失败,又有何面目去见他们?大约只能去煤山上寻棵歪脖子树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