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世一本书说过,这些个腕现在可没几个发迹,还都混的穷困潦倒的。
也就是海燕这个根正苗红的大院子弟现在担任坤仑饭店的总经理,这帮人才能有个像样的地方吃饭。
现在这些人还只能说是文学青年。
马未度(当时还没被人缠着问“您帮我看看这件儿古董是不是真的”
)真开过一家“海马歌舞厅”
。
那时候高朋满座,都以认识老板不买单为荣,很快歌舞厅就倒闭了。
海燕,令他名声大振的长篇小说《永不瞑目》5年后才出版。
作家、编剧刘阵云,那时他还没写《1942》《手机》和《我不是潘金莲》。
至于墨言,现在只是个京漂人员。
这部剧当年也因为资金原因,一直都是拍拍停停的。
这个只能说是几人的试水之作,话题的尺度相对于当年环境来说,有点出格了。
谈论的是当时人们闻之色变的老少恋、婚外情、先锋艺术等争议话题。
所以在百姓中的赞誉度真不如后面拍摄的《编辑部的故事》。
特别是主题曲选的是童安各唱的《游戏人间》,刚好处于思想反思运动中,自然被官媒批判定性为:“歌词内容消极、负面”
。
连带电视剧一块都被停播过。
没?“李舜有点脸红:”
只是爱好者,作品还在酝酿,等写出后肯定第一时间请马老师斧正。
“这时,边上那两个也凑过来准备借打火机。
海燕接过打火机看了一眼,抽了一口冷气:”
登喜路的打火机,兄弟厉害啊。
听口音不像京城人吧,怎么好像感觉在那里见过?“李舜点点头:”
吕总客气。
我是苏省人,我住在坤仑饭店的,昨晚在包厢门口见过面的。
吕总那本《便衣警察》可以说是现代影视文学的风向标。”
这时候王树也开腔说话了:“我说在有点眼熟,原来是昨晚就见过的。
你我都是苏省老乡啊。
我出生在健康。”
前世,李舜知道王树是大院子弟,以为也是出生在京城的,可一点不知道是健康出生的。
这么被他一提也有点亲近感了,赶忙说道:“王老师你我可的确是老乡了。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一一点破众人的姓名,这搞得三个人都有点发愣,自己真不会这么有名了吧。
一瞬间三人都有了点飘飘然了。
还是马末度脑子转的快:“老弟贵姓,你这次到这里是准备参加拍卖的吗?”
“小姓李,这次是准备买点东西回去的。”
这下子马末度开始兴奋起来了:“兄弟,跟你打个商量行不?这次拍卖好东西不少,本来我以为这次只能看看了。
谁知道遇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