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韩凌妈妈亲自下厨做了一桌颇具当地特色的菜来给儿子和他的朋友接风洗尘。
和帝都菜明显不同,韩凌的家乡菜属于淮扬菜的一支,讲究火功和刀工。
以海鲜为主,口味平和,清鲜中略带甜味。
没有饭店的花哨外表,但味道却丝毫不差。
虽然鱼肉俱全,但都是些炖的煮的,连炒的都不多见,吃起来虽然油水不多但更利于健康。
这对于吃遍天下美味的萧天策来说不算什么。
但难得的是用餐的气氛。
在萧天策看来,用餐不是非要在环境幽雅的西餐厅边饮红酒边听着钢琴曲才叫有用餐气氛。
那样的场合适合谈情说爱。
人们常说吃西餐吃的是一种氛围,而不是食物的本身。
萧天策不是个嘴刁的人,他吃饭也注重气氛。
不过却不是常人追求的那种高雅的气氛,他想要一种家的感觉。
亲人朋友团团围坐,互相夹菜,边吃边聊。
他理想中的饭桌气氛该是这样的。
可是,自从母亲去世,父亲忙于帮派事物公司生意以及,养外室,回家来住的日子屈指可数。
而且回来也都是晚晚的回来早早的出去,一年中碰面的日子都极少更遑论在一起吃饭了。
即便是在一起吃饭也是隔着长长的餐桌,各吃各的。
夹菜盛汤都有佣人不用亲自动手,话都不多说一句。
“小萧啊,也不知道你爱吃什么就随便做了一些,还和口味吗?”
韩凌妈妈笑着将盛好的汤碗递给萧天策,然后问。
萧天策道谢之后,笑着说:“伯母的手艺挺棒的。
我虽然经常下馆子,但这么地道的淮扬菜还是没露头了,这章让她出来“溜达”
一下。
至于常胜哥哥,恐怕还要几章才能见面。